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忍辱差别
先看问:
问曰:云何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菩萨成就忍辱的一种相貌呢?看回答:
谓诸菩萨,性于他所遭不饶益:无恚害心,亦不反报;若他谏谢,速能纳受——终不结恨,不久怀怨。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
─《瑜伽师地论》─
一个菩萨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有时候遭遇到顺境,有时候遭遇到逆境,就是不随顺我们心意的境界,我们内心是这样的希望,但是这个境界跟我们的希望相违背,当这个不饶益的境界去刺激我们内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当中有两个相貌:第一个「无恚害心,亦不反报。
」如果今天是一个深位菩萨,就是加行位的菩萨,加行位的菩萨他长时间的修学,内心当中有坚固的观照力跟调伏力,所以不饶益的境界刺激这个菩萨的时候,他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个般若波罗蜜的观照,能够在这些人事的障道因缘当中观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在整个人事的障道因缘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其实我们一个人会起瞋恨心就是有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就是在各式各样因缘当中,你自己捏造一个、假想一个自我,你也假想别人是一个他,你认为我跟他之间对立起来。
当然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所以般若波罗蜜其实就是把相貌还原,其实我们自己捏造的自我意识是不存在的,其实这个生命就是一个因缘法,这件事情是过去的因缘业力出现了,如此而已。
所以深位菩萨他对于般若智慧观照特别的深厚,所以他对这种不饶益的境界,不会产生我相、人相的对立,也就没有瞋心可得,他也不会对这个事情产生报复,这个是深位菩萨的可贵。
对一个资粮位浅位的菩萨,「若他谏谢,速能纳受」,资粮位的菩萨他的特色就是观照力、调伏力薄弱,他主要仰仗信心积集一点善业,对三宝有一点真实的信心,这个信心的支持使令他发起了菩提心,他对自我意识的执着非常坚固,人世间一接触的时候,他就会造成种种假想的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他自然就会生起瞋心了。
但是身为一个菩萨起码的条件,这个地方讲出一个最低的标准,说一个凡位菩萨发起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他谏谢,速能纳受」,就是说当对方已经如法忏悔的时候,你就要使令自己的瞋心调伏下来,也就是说你这个瞋心不能太粗猛,要淡薄,你内心当中要多少有一些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所以这个地方就讲出一个菩萨忍辱最低的限度,如果他已经向你谏谢了,不管他做了再大的错事,你要马上能够接受、马上调伏你的瞋心。
这以下作一个总结,总之菩萨对于这种不饶益的境界,内心「终不结恨,不久怀怨」。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在面对不饶益境界有两种相貌:一个是埋怨,一个是怨恨。
不久怀怨,就是说一个浅位菩萨内心是有所得的,对自我意识的执着也是非常坚固,所以遇到不饶益的境界内心埋怨几句,这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不能够把这个埋怨的力量转成一种怨恨,不能结成一种怨恨。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在生命中打滚那么久了,跟很多人结了善缘、也跟很多人结了恶因缘:恶因缘一接触的时候,内心当中自然会产生怨、埋怨;但是你身为一个菩萨,你到了佛堂做定课的时候,经过你在佛堂里面的修止修观以后,你一定要产生一种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把你刚刚不平等的心情调伏下来,不能够让埋怨在你心中不断的累积、增长广大而结成一种恨,不可以这样子,这样子你就伤害你的菩提心。
所以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说不久怀怨,你这个怨的时间不能太久,绝对不能让这个怨结成恨。
当然不能结成恨,那就是自己要有修行的道力。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忍波罗蜜多种性相」,前面所说的就是一个菩萨忍辱的一个相貌。
在《智度论》&bp;上龙树菩萨说:佛陀讲六度修学,为什么讲完布施跟持戒以后要讲忍辱?龙树菩萨先作一个譬喻说:譬如一个贫穷的人家,他刚开始要先追求珍宝,有了珍宝以后,他必须建立一个仓库来保存珍宝,使令珍宝不会被贼所偷去、不会流失掉。
我们修学六波罗蜜亦复如是,我们透过前面布施、持戒善业的造作,内心积集很多福德的资粮,这样善业的福德资粮如果没有忍辱的保护,布施、持戒的善业就很容易退失。
如果我们今天把布施持戒形容做珍宝,忍辱就扮演一个仓库的角色,它能够使令你已经成就布施、持戒的善业不会退失掉,它就扮演这个角色,你就知道忍辱的重要性,它能够使令你在逆境现前的时候「于诸境缘,安忍不动」,能使令你不动。
好,我们看《讲义》,第三十四页:
己三、障忍辱度
庚一、瞋打报复戒
前面是把忍辱的体性跟相貌作一个扼要的说明;这以下有四条戒,这四条戒主要是在对治瞋心,佛陀这样一种对治瞋心是安排四条戒,等于是由粗而细,瞋心的相貌是由粗到细,要我们次第的对治。
先看第一条戒「瞋打报复戒」,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众生以粗恶的言词来骂这个菩萨,等于是口业,他骂就是众生以粗恶的言词来骂菩萨,菩萨也以粗恶的言词回报回去、回骂回去,这是第一个犯戒的相貌。
第二个「他瞋报瞋」,这个众生对菩萨释放一种瞋心,当然人跟人之间两个心接触的时候,你对他释放瞋心,他一定会感觉得到,菩萨就以瞋心回报,好,你不跟我讲话,我也不跟你讲话,彼此以瞋心来回报对方,这个是意业。
身业,「他打报打,他弄报弄」:众生以种种的方便来打菩萨,菩萨也是以打来回报;或者是戏弄,众生以种种的方法来戏弄菩萨,菩萨也戏弄回去。
总之这个意思就是以瞋心所表现的身口意三业,这样子这三个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条戒没有开缘的情况,没有开缘的意思就是说,在我们的菩萨道当中,佛陀不允许我们给瞋心安立任何理由,就是说瞋心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的。
当然这一条戒讲得很简要,诸位如果对照《梵网菩萨戒》,它讲得详细。
什么叫瞋心没有理由?它说:乃至于对方杀死你的国王,乃至于对方杀死你的父母亲,这种不共戴天之仇,菩萨都没有理由对众生起瞋心。
也就是说菩萨在整个生命的流转当中,遇到恶因缘,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调伏自己,佛陀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要用种种的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来调伏你的瞋心。
当然瞋心的意思不是强忍,强忍也不会持久。
应该怎么观照呢?
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当中讲出三个方法观照,引导我们去观照来调伏瞋心:
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
我们今天遇到不如意的境界现前,我们要思惟:这件事情是在我们内心当中原本就有的罪业,有这种杀盗淫妄的罪业,有这个罪业,我现在修习种种的善法,就把这个罪业逼出来,使令重报轻受。
换句话说,今天如果没有遇到不饶益的境界,这个罪业隐藏在我们的心中,它成熟的时候会使令我们到三恶道受种种的痛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天星大陆,武道为尊,弱者沦为蝼蚁,而强者凌驾于天地之间,少年身携天火,逆天而为,踏海碎山,顺者昌,逆者亡,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逃跑被抓,男人眸色深沉不喜欢我?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她想也不想长的帅的!嗤,肤浅!话虽如此,却是一把将人给打横抱起两个条件我都满足,你刚刚难道不是在跟我表白?某女长的,帅的那一次,他欺她上瘾,爱她成痴,誓要将宠爱,一宠到底!骚浪贱的叶慕安碰上妖娆妩媚的墨小兮,谁贱谁无敌!后来,总裁大人老卖萌,拽拽狂妻受不鸟总裁,别卖萌!某萌宝瞪眼粑粑,不要跟我比萌!我能萌死你!...
杨侑不小心穿越成了大云王朝成国公的世子。人称青城第一大祸害!天天勾栏瓦肆,挥金如土,最爱潇洒摸鱼小日子。直到女帝微服私访青城诗会,各大才子现场以赏月为题作诗。正当所有人自信诗词无双的时候杨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头邀明月,独酌无相亲!天下所有才子黯然失色。...
信仰不可名状存在的神秘教团!身死之后灵魂归来的青梅竹马!被家族镇压在禁地的未知怪物!突然出现在太平洋中心的大陆!劫后余生的林允发现这个世界与自己的认知有亿点小偏差。而看着体内名为超凡生物体验游戏的神秘面板他竟然可以化身成为传说中的生物!林允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我即是超凡!呼风唤雨的美人鱼!恐怖诡异的红嫁衣!惑乱众生的魅魔!乃至传说中的蛟龙巫妖拥有只要曝光就能无限变化的身躯,林允淡然道。也许,你们可以把镜头拉近一点。背景诡异灵气复苏体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异体形态不可名状诡异生物。裙760682725...
入赘三年,柳浪活得不如一条狗,更可气的是,他开始渐渐享受起这样的窝囊生活了(读者群303526982)...
关于村姑归来,她又美又飒季清麦是季氏集团的大小姐。生母死后,她便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寄养,直至奶奶去世,季氏受不住舆论,才将她接回。本以为接回来的是只个粗俗土气的村姑。谁知道村姑变成肤白貌美大小姐,还被京都的知名的三大教授上演抢人大战!医学天才是她!黑客大佬是她!音乐天才还是她so,还有什么是她不会的?不好意思,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温则礼是京城第一世家的太子爷,25岁就荣获财经版面最会投资的总裁称号。一次意...